“双千工程”系列报道

用数字技术打通制造“高速路”


——清洁能源科技公司信息化部

打印本页

字号:

日期:2025年01月22日

来源:晋能控股集团网站

 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,推动制造智能化、高端化离不开数字化转型,企业生产发展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加持。在清洁能源科技公司信息化部,有一群每天与计算机、服务器打交道的人们,他们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,以线缆为笔,以数字为墨,为壮大新质生产力勾勒出一幅先进智能化的生动画面。

为生产铺上“高速路”

  在晋中工厂的TOPCon智能制造车间内,智能运输机器人(AGV)正高效执行任务,将硅片井然有序地送往下一道工序。这些机器人的精准运作和与生产制造系统的高效互联,完全得益于公司信息化部门的出色工作。他们不仅打造了智能化车间制造系统,还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系统优化,确保了生产流程的无缝对接和高效运转。信息化部门的专业技能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,使得车间的智能化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,为公司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保障。他们的努力和成就,无疑是车间智能化转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。

  TOPCon智能制造车间的智能生产系统只是信息化部门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,这个由14人组成的团队,日常还要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进行维护管理,对业务系统给予支持,为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支持等等。信息化部就像公司的神经中枢,快速处理、传输信息,保障公司平稳运行。

为协作架起“立交桥”

  除了提高生产效率,各部门的协作也很重要。信息化部门通过升级集成系统,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自动化,为各部门的沟通互联架起桥梁。

  “我们不仅是维护系统,我们还要及时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确保系统高效运转。”运营系统主管石晓阳说。在最初的生产运营中,常常会出现部门间协调不畅的情况,针对这一现象,信息化工程师通过集成不同的信息系统,实现信息的跨部门运作,有效提升部门协作效率。除了各类生产运营系统,信息化部门还优化升级办公类系统,集成各类系统作用,形成完善的运营“交通网”,实现了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,形成一个整体协同的智能体系。

  “信息化部门通过实时监控和分析数据,帮助管理层快速调整生产计划,提前发现可能的问题,减少机器停工的时间。这样,生产线就能持续运转。信息系统不断提供的数据支持和分析,让企业在改进和做决策时有了可靠依据。这就像是给生产过程装上了智能大脑,让决策、执行和控制都能精确、及时地联动起来。这样一来,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提升。”信息化经理吕瑞介绍道。

为运营织好“安全网”

  清洁能源科技公司这座具有广泛示范推广意义的智能制造工厂,打造了覆盖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设计、生产、测试等全链条的智能制造体系,通过引入图像识别技术和大数据分析,进一步优化了产品设计流程,确保每一款产品都能精准对接市场最新需求和标准。

  “我们既是技术创新的先锋,也是确保业务流畅运行的守护者。这里是一个充满活力、挑战和创新的地方,我们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。”信息化主管工程师赵嘉炜这样描述自己的班组。正是信息化部具备过硬的技术,使得他们让公司能高效运转,并且在2024年中国数据生产力大赛中获得了优胜奖,这也证明了他们的强劲实力。未来,信息化部将继续发力,为企业发展贡献数字力量。

( 作者:李航 责编:任晓娟 )

晋ICP备2020013235号 晋公网安备14020302000029号
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类信息,均为晋能控股集团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,禁止转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