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煤业集团生活污水处理分公司塔山分厂,有一位默默奉献在基层岗位的班组长——熊国柱。他负责机修工作,自污水处理分公司成立之日起,便投身于机修一线,从未调换过岗位。多年来,他以甘于奉献、乐于助人的品质和善于钻研、积极奋进的工作态度,赢得了全厂职工的赞誉。
主动请缨 攻坚克难
污水处理厂如同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,设备则是这个系统的核心枢纽。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质量和出水指标的好坏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的运行状况,因此修理工作无疑至关重要。熊国柱深知这一点,他不仅自己勤奋学习,还积极将掌握的技能传授给班中的其他员工。每当有新设备投入运营,新设备的磨合与优化并非易事,熊国柱便带领组员开始熟悉、吃透设备的各个部件,改进工艺。
2017年,按照环保要求,塔山分厂的出水指标需达到地表五要求。然而,当时厂里的设备老旧,再加上长时间没有进行大修,以现有的工艺根本无法满足新的指标要求。悬浮物指标始终难以下降,这让大家都觉得此项任务几乎不可能完成。但熊国柱接到任务后,没有退缩,他拿起 863 高效过滤器的所有图纸和说明书,认真钻研,在设备前,他反复操作、不断改进,终于成功改进设备,使其提前满负荷运行。数据显示,经过七十二小时的运行,效果良好,甚至超出了预期。出水悬浮物指标比要求的最低值还低了 20%,为公司节省了大量外委资金。熊国柱的这一创举,在同事和领导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也让他成为班组的核心成员。
立足岗位 勇于探索
调节池是污水处理中的重要一环,提升泵的运行效果直接关系到整个生产环节。熊国柱在日常工作中细心观察,经过认真琢磨,在调节池中加装了自动启停装置和高低液位浮球开关。这样一来,当池子液位低的时候,单泵运行;当水池液位高的时候,多泵运行。这一改进既满足了流量要求,又保护了设备,实现了节能运行,同时还省去了人工长时间观察池子液位的烦琐工作。
熊国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“工匠先锋”。他在污水处理一线默默奉献,以精湛的技术和敬业的精神,为公司的环保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。他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的员工立足岗位、勇于担当、创新进取,共同为公司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。